我们会因为很多原因去做一件事,可能是因为喜好、可能是生活必须,亦有可能仅仅为了收入。大多时候做某事并不是因为喜欢,而是出于某种无奈。可是,有些事并不值得投入的事,或许只是潜意识里因为不愿做某种付出(如消费),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。

所以在做一件事之前,需要明确投入和产出,才能避免被潜意识错误引导。本文仅考虑物资投入产出,不考虑情感价值。

一、可支配收入

我对可支配收入的定义是: 个人所有的税后收入,扣去租房、一日三餐等一系列固定消费后剩余的收入余额,这部分收入我称为可支配收入。 可支配收入越高,生活就过得越滋润。

二、通过时薪选工作

知道了自己的收入后,可以计算一系列的量化指标,比较流行的应该就是计算工作的时薪吧。

  • 税前时薪: 税前总收入除去实际的工作时间长(包括通勤);
  • 税后时薪: 税后到手工资除去实际的工作时间长(包括通勤);

通过税前和税后时薪主要是可以计算某个工作是否有必要去做,在选择 Offer 时,可通过这个指标来判断某个 Offer 的物资含金量。

但是上面这两个指标并适用于计算生活消费。举个例子,假如小玖税后到手月薪 9000 元,平均每天工作时间 10 小时,一个月按 24 个工作日算。那么小玖的时薪就是 9000 / 24 / 10 = 37.5 元,那么是否每个小时产生的收益低于 37.5 元的事都没有意义去做了呢?

事实是否定的,这个指标不能用于判断收入型的工作,不能用于做生活中支出的选择。因为一天 24 小时都可以消费,且还会有租房等固定支出,如果用工作上的时薪来计算支出是会入不敷出的。

三、通过时金决定生活支出

生活的时金是我自己定义的一个词,用总可支配收入除以总时间,得到的值就是时金。

还是以小玖税后收入 9000 元计算,假如小玖每个月小玖租房、一日三餐等的固定消费是 4000 元,那么小玖这个月的可支配收入是 5000 元,可用于生活的时薪是 5000 / 30 / 24 = 6.94 元

这个 6.94 表示了以小玖目前的收入,平均一个小时可支出的最大的金额,如果超过了这个金额就会入不敷出。相反,如果做一件事每个小时带来的收益低于 6.94 元,那么也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去花费时间了。

比如小玖想做个 Logo,但是小玖不熟悉绘图相关的软件,做 Logo 花了 20 个小时,效果还比较一般,时薪成本就是 138.8 元。但是找一个专业的美工人员帮忙绘图可能只要 50 元。也就是说按时金算小玖亏了 88.8 元,这种支出是应该做的。